近几年,青岛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,停车位数量缺口十分巨大,智能立体停车越来越受认可,然而在青岛的应用情况却比较滞后。青岛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,政协委员陶喜冰建议青岛应加强政策扶持促进智能立体停车。
陶喜冰在提案中提到,截至2017年12月26日,青岛市机动车保有量上升为261.5万辆。停车位数量缺口十分巨大,影响了道路畅通、交通秩序、市容环境和消防安全,对城市发展竞争力、城市功能品质提升、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。
从先进国家或地区经验来看,推行立体车库建设、加快停车场智能化发展,是解决城市停车难的有效途径,也是当前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。这种能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的立体停车和公共停车场,在青岛的应用情况却比较滞后,有些“水土不服”,存在立体停车建设流程与规范标准滞后、单一用户的独立投资负担较高、方案设计与工程实施的不规范使停车场建设良莠不齐等问题。
他认为,要实现友好的智能立体停车体验,并实现空间、时间的有效利用,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保障和相关的政策支持:一是组建青岛市智能立体停车的工作推进委员会,聚集政府部门、行业协会、研究院、开发与投资企业、停车技术与装备研制企业等资源,针对居民小区、商圈、医院、学校、企业、公共停车场等区域,结合不同的场景研究多单位联合车库以及错时复用车位、公共停车楼、紧凑型停车塔、机器人存取车以及其他地上地下立体停车库等解决方案的合理应用;二是建立相应的基金,对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建设与运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;三是成立静态交通方向的工程技术中心,针对30秒取车的磁悬浮电磁驱动技术、无人化机器人自动泊车技术、车位动态管理云、盐雾环境结构件表面处理等新技术进行研发与应用,推动产业化发展,把停车难不仅仅当作问题,也成为带动青岛市科技创新、新兴产业发展的课题。
齐鲁晚报•齐鲁壹点记者 台雪超
文章来源:齐鲁壹点